鉅大LARGE | 點擊量:1579次 | 2018年11月26日
電池記憶效應是什么
電池記憶效應(Batterymemoryeffect)是指如果電池屬鎳鎘電池,長期不徹底充電、放電,易在電池內留下痕跡,降低電池容量的現象。電池好像記憶用戶日常的充、放電幅度和模式,日久就很難改變這種模式,不能再做大幅度充電或放電。鋰離子電池不存在這種效應。
導致的原因
由于傳統(tǒng)工藝中負極為燒結式,鎘晶粒較粗,如果鎳鎘電池在它們被完全放電之前就重新充電,鎘晶粒容易聚集成塊而使電池放電時形成次級放電平臺。
電池會儲存這一放電平臺并在下次循環(huán)中將其作為放電的終點,盡管電池本身的容量可以使電池放電到更低的平臺上。在以后的放電過程中電池將只記得這一低容量。同樣在每一次使用中,任何一次不完全的放電都將加深這一效應,使電池的容量變得更低。
認識記憶效應
電池記憶效應是指電池的可逆失效,即電池失效后可重新回復的性能。電池長時間經受特定的工作循環(huán)后,自動保持這一特定的傾向。這個最早定義在鎳鎘電池,鎳鎘的袋式電池不存在記憶效應,燒結式電池有記憶效應。意思是說,電池好像記憶用戶日常的充、放電幅度和模式,日久就很難改變這種模式,不能再做大幅度充電或放電。而現在的鎳金屬氫(俗稱鎳氫)電池不受這個記憶效應定義的約束,但有惰性,前幾次要激活才行,一般可以充放電300-500次,過后就會發(fā)現持續(xù)時間越來越短,短得你想換手機。用舊的電池包好放在冰箱里幾天然后再用會有所提高性能。
由于傳統(tǒng)工藝中負極為燒結式,鎘晶粒較粗,如果鎳鎘電池在它們被完全放電之前就重新充電,鎘晶粒容易聚集成塊而使電池放電時形成次級放電平臺。要消除這種效應,有兩種方法,一是采用小電流深度放電(如用0.1C放至0V)一是采用大電流充放電(如1C)幾次。
在實際應用中,消除記憶效應的方法有嚴格的規(guī)范和一個操作流程。操作不當會適得其反。對于鎳鎘電池,正常的維護是定期深放電:平均每使用一個月(或30次循環(huán))進行一次深放電(放電到1.0V/每節(jié),即exercise),平常使用是盡量用光電池或用到關機等手段可以緩解記憶效應的形成,但這個不是exercise,因為儀器(如手機)是不會用到1.0V/每節(jié)才關機的,必須要專門的設備或線路來完成這項工作,幸好許多鎳氫電池的充電器都帶有這個功能。電池會儲存這一放電平臺并在下次循環(huán)中將其作為放電的終點,盡管電池本身的容量可以使電池放電到更低的平臺上。在以后的放電過程中電池將只記得這一低容量。同樣在每一次使用中,任何一次不完全的放電都將加深這一效應,使電池的容量變得更低。
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通常有鋰的活性化合物組成,負極則是特殊分子結構的碳。常見的正極材料主要成分為LiCoO2,充電時,加在電池兩極的電勢迫使正極的化合物釋出鋰離子,嵌入負極分子排列呈片層結構的碳中。放電時,鋰離子則從片層結構的碳中析出,重新和正極的化合物結合。鋰離子的移動產生了電流,化學反應原理雖然很簡單,然而在實際的工業(yè)生產中,需要考慮的實際問題還是很多:正極的材料需要添加劑來保持多次充放的活性,負極的材料需要在分子結構級去設計以容納更多的鋰離子;填充在正負極之間的電解液,除了保持穩(wěn)定,還需要具有良好導電性,減小電池內阻。
鋰離子電池一般都帶有管理芯片和充電控制芯片。其中管理芯片中有一系列的寄存器,存有容量、溫度、ID、充電狀態(tài)、放電次數等數值。這些數值在使用中會逐漸變化。使用說明中的“使用一個月左右應該全充放一次”的做法主要的作用應該就是修正這些寄存器里不當的值,使得電池的充電控制和標稱容量吻合電池的實際情況。充電控制芯片主要控制電池的充電過程。鋰離子電池的充電過程分為兩個階段,恒流快充階段(電池指示燈呈黃色時)和恒壓電流遞減階段(電池指示燈呈綠色閃爍)。
恒流快充階段,電池電壓逐步升高到電池的標準電壓,隨后在控制芯片下轉入恒壓階段,電壓不再升高以確保不會過充,電流則隨著電池電量的上升逐步減弱到零,而最終完成充電。電量統(tǒng)計芯片通過記錄放電曲線(電壓,電流,時間)可以抽樣計算出電池的電量,這就是我們在BatteryInformaTIon里讀到的wh值。而鋰離子電池在多次使用后,放電曲線是會改變的,如果芯片一直沒有機會再次讀出完整的一個放電曲線,其計算出來的電量也就是不準確的。所以我們需要深充放來校準電池的芯片。
關于鋰離子電池的一些爭議
1.新電池需要重復幾次完全充電放電來激活嗎?
因為鋰離子電池不存在記憶效應,所以鋰離子電池的使用不需要激活。確實有一些充電電池需要類似的“激活”工作。這就是較早的鎳鎘充電電池和鎳氫充電電池。這些電池會產生一種被稱為“記憶效應”的現象,在不完全放電的狀態(tài)下充電,容易使電池過度充電,時間長了會導致電極板上增生晶體,阻塞電解液與電極板的接觸,造成電池的電壓下降,讓使用者產生電池很快就用完了的感覺。因此對于這兩種電池來說,定期(而不是每次)對電池完全放電后再充電可以減輕上述原因引起的電壓下降現象。不過,現在我們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上所使用的電池,大都是鋰離子電池(Li-ionBattery)。鋰離子電池雖然身材小卻可以儲存大能量,因此使用的越來越廣泛。鋰離子電池在開始使用時不需要通過深度充放電來進行激活,因為電池的初始化及測試過程已經在制造電池的時候完成了。鋰離子電池也沒有所謂的“記憶效應”的,可以隨時充電。建議定期對鋰離子電池進行一次完全充放電的說法,僅僅是為了校準筆記本電腦和一些高端智能手機上的電量檢測裝置,并不是因為對電池本身有什么好處。對于普通的手機、數碼相機這些分段顯示電池大概電量的設備,是完全不需要定期完全充放電的。
2.過度充電是否會引起電池爆炸?
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大,電壓較高(單獨鋰離子電池單元產生的電壓可達到4.2V,而普通的鎳基充電電池為1.2V),和低電壓類電池相比,鋰離子電池充電時電極的氧化還原反應十分劇烈,因此鋰離子電池的使用條件必須受到嚴格限制,過度充電、過度放電、短路、高溫等都會引起電池損壞,甚至發(fā)生起火和爆炸。但是,實際使用中的鋰離子電池是把若干個電芯連同一套安全保護電路以及多種安全裝置一起封裝成一塊電池板。這些安全設計可以保證在過度充電、過度放電和短路時自動切斷電池的電路;電池內部壓力過高還會觸發(fā)排氣裝置減壓;電池溫度過高則會觸發(fā)熱熔保護裝置,阻滯鋰離子的運動從而停止電池的電化學反應。因此,只要不用質量不靠譜的山寨電池,手機充滿電沒有及時拔掉電源不會引起電池爆炸。
3.減少充電次數,可以延長電池壽命嗎?
一般鋰離子電池的壽命可以達到幾百次充放電循環(huán),電池和設備的說明書上也經常見到這樣的表述。這里的1個充放電循環(huán)是指將電池電量用光然后再充滿的過程,而不是插上充電器再拔掉就算1次。連續(xù)對鋰離子電池進行深度充放電,對鋰離子電池的壽命是有影響的,上述幾百次的數據也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測得的,但在日常淺度充放電條件下,鋰離子電池的壽命其實相當長。此外,鋰離子電池放著不用,其容量也會自然損失,主要的影響因素是電壓和溫度。研究表明,鋰離子在完全充電的狀態(tài)下長時間存放,其容量會發(fā)生明顯損失。同樣的,溫度越高,鋰離子電池的容量損失就越快,而這種損失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說,電池的容量會永久變小。在0度環(huán)境下,電量剩余40%的鋰離子電池存放一年后,其容量會損失2%;而在40度環(huán)境下,完全充滿電的鋰離子電池存放一年后,其容量損失高達35%。
下一篇:分析氫燃料電池的春天